光电学院召开2025版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高等教育发展改革要求,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优化学院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本研一体化课程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6月9日,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举行2025版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论证会。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本次论证会邀请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副系主任曹良才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副院长黄勇教授,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鹏教授,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肖文栋教授,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校部部长李秀芳,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綦磊研究员等校外同行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论证专家组。教务处副处长吴迎年,光电学院院长周哲海,本科教学副院长王君,研究生教学副院长张雯,学科科研副院长尤睿,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及部分骨干教师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周哲海主持。
吴迎年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和学院发展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对学校开展本轮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和要求做了说明。他指出,学校推动本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主动应对外部形势变化,主动面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机遇挑战,用AI赋能人才培养,同时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课程及学分结构,培养能够驾驭技术变革,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一代人才。
周哲海介绍了学院建设发展和本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情况,他表示,培养方案的修订要回答好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背景下“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以及“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的重要问题。学院培养方案修订紧扣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以学科牵引,突出支撑构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落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新标准要求,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
王君、张雯、尤睿分别汇报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情况。
与会专家认真审阅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与会专家重点围绕如何有效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合理性支撑关系、AI融入培养方案以及专业特色彰显等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最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光电学院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扎实有序,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和人工智能发展要求,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修订依据充分,培养目标设置合理,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契合学校学院发展特色,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提出了意见建议。
光电学院将根据专家意见继续完善培养方案,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推动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供稿/图片:光电学院 沈度 编辑:张艾林 审核: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