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我校圆满闭幕
5月29日,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主办,我校承办的“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我校沙河校区落下帷幕。
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以及各主办、承办单位负责同志出席闭幕会。北京各参赛高校的300余名获奖师生代表参加闭幕会,20余所高校的项目参加了“挑战杯”科创成果展。
我校党委书记解江凌在致辞中表示,“挑战杯”是培育青年学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靓丽品牌,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为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他指出,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未来将进一步厚植青年创新创业的成长沃土,完善各类学科竞赛和科创活动的保障激励机制,大力支持优秀项目成果落地转化,扎实做好“挑战杯”后半篇文章,努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为实际育人成效。
闭幕会在主题视频《智创破晓》中拉开帷幕。短片《我们的征途》以及《燃》《数字律动》《强国有我》《青春挑战》等精彩纷呈的节目,生动再现了中国科技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的辉煌历程,深刻诠释了中国青年接续挑战的精神图谱。
来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学校的项目团队进行了汇报分享及路演展示,项目指导教师与发榜单位代表也进行了产学研深度对话,展现了首都青年在学术科研与科技创新领域的探索热情与丰硕成果。
参赛项目代表与项目落地承接单位代表签约。其中,我校项目团队与校友企业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以校企合作之笔绘就创新发展新蓝图。
本届竞赛以“青创逐梦 挑战未来”为主题,对标“挑战杯”国赛相关要求,结合首都特点和发展需要打造“一杯两赛三揭榜”赛制,吸引了全市82所高校20余万名学生的7164个项目参赛,最终有1586个项目晋级市赛,参赛高校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此外,竞赛首次推出“观察员”和“体验官”机制,邀请80余位来自科技企业、发榜单位以及创投机构的专家“观察员”和40余名来自中小学的学生“体验官”观摩主体赛终审答辩,近距离感受高校科创前沿的魅力,推动双创教育下沉的同时,提升产学研融合实效,共同为首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最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捧得首都“挑战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17所高校捧得首都“优胜杯”;北京体育大学等27所高校获“优秀组织奖”。本届竞赛共评选出特等奖437个,一等奖820个,二等奖1339个,三等奖1999个。
本届“挑战杯”,我校再次捧得首都“优胜杯”,总分位列北京第4名(“优胜杯”第1名),获奖项目数量及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赛事虽已落幕,挑战永不停止。下一步,学校将以承办“挑战杯”为契机,持续提高竞赛育人成效,优化升级学科竞赛激励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与潜能,挖掘培育更多兼具创新性与实践性的科技成果,为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更澎湃的青春动能。(供稿:校团委 李宇骁 古一 图片:校团委 编辑:郭辉 审核:吕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