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通信与计算研究所举办6G通信关键技术线上国际学术报告

字号选择:

科学研究 返回首页

智能通信与计算研究所举办6G通信关键技术线上国际学术报告

2022年05月26日

  5月24日晚,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通信与计算研究所主办的线上学术讲座顺利举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Zhiguo Ding(丁志国)和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副教授Yuanwei Liu(刘元玮)应邀作学术报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智能通信与计算研究所所长李学华教授致欢迎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企业界和我校师生共计150余人参与了报告交流。活动由智能通信与计算研究所岳新伟副教授主持。

 

  丁志国作为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作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in 6G Wireless Networks”的报告,分享了他在NOMA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通过生动的图文实例讲解了NOMA技术与太赫兹通信、反向散射通信、可重构智能表面以及移动边缘计算等相结合的新兴应用。丁志国现就职于曼彻斯特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5G网络、博弈论、合作和能量收集网络以及统计信号处理,曾获得2017年IEEE TVT顶级编辑,2018年IEEE海因里希?赫兹奖,2018年IEEE杰克?纽鲍尔纪念奖和2021年IEEE SPCC技术表彰奖等各种奖项。

 

  刘元玮作题为“Interplay Between NOMA and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的报告。他回顾了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的基本原理和面临的关键挑战,进一步介绍了将NOMA技术应用到ISAC系统的主要动机,并分享NOMA-ISAC系统在上行和下行场景中的性能评估结果,揭示了NOMA-ISAC系统的优越性。刘元玮现就职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NOMA、可重构智能表面、通信感知一体化和机器学习等,学术研究被引用高达11000多次;担任IEEE CL、TWC和TCOM编辑,并于2021年获得IEEE ComSoc最佳青年专家奖;在2020年和2021年被斯坦福大学列入世界前2%的科学家并担任下一代多址新兴技术倡议的学术主席。

  会上,李学华向丁志国和刘元玮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与会师生还积极参与了提问环节,就NOMA与太赫兹通信的结合以及NOMA-ISAC系统的性能优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互动。

  此次学术报告立足未来信息通信领域最新的前沿科技,生动展现了NOMA技术最新研究成果以及NOMA-ISAC的优势与挑战,让师生对未来6G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有了更多的动力和创意。(供稿: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岳新伟 图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刘子微 编辑:张帆 审核:杨静)

分享本文
关注官微

Copyright © 20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