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信榜样】信息科大“嫡亲”的教授:根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4-08-06
“我毕业于信息科大、成长于信息科大、执教于信息科大。作为土生土长的信息科大人,我在过去19年间亲眼见证并融入学校的变迁与发展之中。借用郭福校长的话,信息科大不仅是我的学校,更是我的家园,是我的热爱、希望和未来。”2005年,刘畅考入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17年获北京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后回到母校任教,分别于2018年和2022年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他努力拼搏、融入学校快速发展进程的成长轨迹,也是学校10余年来蓬勃发展的缩影。
教学有方,用心干好“良心活”
“上好课、教好书、带好学生”是刘畅一直秉承的信念。任教以来,他主讲《高等数学A》《离散数学》《智能成像技术与应用》等多门重要课程。刘畅始终用心设计每一堂课,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使课程既富有挑战性又生动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刘畅首先践行的教学理念是“以案例传道,以思想引导”、“假传万卷书,真传一案例”。通过精心挑选的生动具体的例子,他引入数学的基本思想,让抽象的数学定理和证明焕发出生命力和灵魂。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他引用实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微积分的精髓,使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在离散数学的教学中,他将学生熟悉的算法和数据结构问题转化为离散数学的语言,展示出数学不仅接地气、贴近生活,而且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刘畅的课深受学生好评和喜爱。何润昂同学告诉我们:“刘老师的课生动无比。如他在《高等数学》课上就通过讲京沪高铁的路程和瞬时速度计算、‘曹冲称象’的技术手段,引导出深刻的微积分思想。他既讲证明、又讲思想;既讲定理、又讲道理,对我养成数学思维、自学进阶的数学,以及掌握学习方法夯实了基础。”何润昂同学从大三开始与刘畅合作开展科研,发表SCI论文1篇,保研至浙江大学。
“科教协同”是刘畅坚持的另一条教学理念。他努力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前沿动态融入课堂,不断探索将传授学科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方法,主持《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数学建模的教学模式探索》等本科生教改项目,以及《多学科交叉背景下“计算成像理论与方法”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课程建设重点项目。他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和数学竞赛,以此帮助学生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刘畅深刻体会到,教学是一项需要长时间摸索和积累的艺术,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真正显现出效果。他说:“教学是一份‘良心活’。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下,教学成果或许不会立刻显现,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每一次认真备课和教学能力的提升,都能对学生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长期投资。”
锚定国家重大需求,投身多学科交叉研究
在融入学校变迁、发展的过程中,刘畅切身体会到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凸显出学科在引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学校发展的新格局下,刘畅践行“理科思维、工科实践”的科学研究理念,积极投身多学科交叉研究。面向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国家重大需求,他立足于探测成像前沿领域的共性基础科学问题,致力于解决鸟类多样性信息监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作为图像信息处理与计算成像导学团队骨干,刘畅开展高质量光场数据获取处理、高精度场景重建及其应用研究,涉及计算成像的新理论方法、新探测手段的成像机理、多维度协同计算成像的数据解析与重构算法、新手段探测与成像系统的设计与研发、鸟类多样性精准监测技术、生态监测数据的分析与服务等。
截至到目前,刘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课题2项、中华环境保护基金项目1项和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多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2项。发表Optics Express、Signal Processing、Applied Optics、光学学报等第一/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已公开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专利20 项),软件著作权授权 6 项。获山东林业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二等奖、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优胜奖。任中国体视学学会 CT 理论与应用分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IEEE会员和Optica 会员。
对标“三融三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刘畅从2018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在图像信息处理与计算成像导学团队中,他将“理科思维、工科实践”的同样融入创新性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通过理论讨论班锻炼理科思维能力,通过科研实验强化工科实践能力,与研究生教学相长。
在指导学生时,刘畅鼓励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概念,能够“看得懂”专业文献;通过引发思考,帮助他们“想得明白”背后的原理和逻辑;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讲得清楚”自己的理解和观点;通过实验实践得到真知灼见。他坚持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在讨论班中以数学理论基础凝练、分析问题,在科研实践中以学科交叉协作解决实际问题。刘畅回忆起2018级硕士生史立根,该同学是一个内敛而安静的人,思考问题非常深刻,有许多创新性想法,但在表达问题时缺乏系统性的逻辑,讲不清楚问题,这成为他在学术讨论和交流中的障碍。为了帮助他克服这个问题,刘畅鼓励他在讨论班上多作报告,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一次美国光学学会成像与应用光学大会上,刘畅带领他反复打磨,试讲了20多次,显著提升了他的“讲得清楚”的能力。还有2020级的硕士生高树润,该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在科研工作中常常忽视问题背后的基本原理。刘畅要求他在讨论班上重点讲解基础理论和算法,培养“理科思维”,既要能够“理清思路”,又要能够“清晰表达”。
在学校“三融三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刘畅积极开展信息特色的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工作。2022年带领团队和研究生“揭榜比拼+科研悬赏”,参加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此次赛事围绕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解决黄河三角洲鸟类精准智慧监测的实际问题。经过“擂台赛”半天的激烈比拼,最终,刘畅带领团队将大赛最高奖——优胜挑战者奖纳入囊中。不仅提升了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了产学研合作,还加强了团队现有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和推广;同时提升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讲台不止三尺,更有广阔天地。在学校全方位强化内涵建设、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刘畅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践行教育家精神和“勤实信行”工作作风,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严谨治学、求实创新、勇于奉献、勤奋工作、待人诚恳、团结协作,愉悦地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努力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组稿/编辑:党委宣传部 张帆 图片:刘畅 审核:杨静)